你的位置:腾讯分分app下载安装 > 新闻动态 >
文化中国行|图腾、化龙、创世、祥瑞、生肖、方位、礼器、爱情……蛇有多神秘 蛇文物含义就有多丰富
发布日期:2025-02-02 19:32    点击次数:83

乙巳蛇年春节即将到来,蛇文物成了大家打卡博物馆的关注热点。博物馆里寻蛇,会有哪些特别发现?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什么特别意义?近日,记者走访多家博物馆寻找蛇文物,梳理了不少与蛇有关的文物资料,并采访了对中国传统蛇文化有研究的专家。

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杨曙明介绍,蛇不仅是一种古老的动物,且在全球分布很广。在中国民俗文化中,蛇是吉祥美好的象征,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图腾之一。在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,文物上就出现了蛇的形象。从现有遗存来看,蛇的形象主要出现在陶器、铜器、瓷器、瓦当、铜镜等文物上。从传统文化意义来看,这些与蛇形象有关的文物,大概可以分为图腾之蛇、化龙之蛇、创世之蛇、祥瑞之蛇、生肖之蛇、方位之蛇、礼器之蛇、爱情之蛇等。

1、图腾之蛇

红陶贴塑蛇纹罐

仰韶文化时期

1981年西安东郊南殿村出土

陕西历史博物馆

△红陶贴塑蛇纹罐 华商报记者马虎振/摄

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展线上,有一件红陶贴塑蛇纹罐。

陕历博藏品保管部副科长白璐介绍,这是一件仰韶文化时期文物,1981年出土于西安东郊的南殿村。红陶质,造型口大底小。罐身两侧贴塑两条蛇的造型,两蛇反向缠绕于罐身,头露出罐口相向对视,造型简朴却栩栩如生。出土这件文物的南殿村仰韶文化遗址,北距半坡遗址约5公里。

南殿村仰韶文化遗址先民生活的时期是全新世中期的一段时间,当时气候温暖湿润,降水量大,不仅浐河水量比现在大,且河谷中林木茂盛,禽兽繁多。先民们既可以到浐河中去捕鱼,又可利用河水淤积的肥沃土地发展原始农业,还可到林木茂盛的河谷中狩猎。但毒蛇猛兽出没,被伤害就不足为奇了。

文物上出现如此生动的蛇形象,一方面说明蛇是当时古代先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频繁接触的动物,印象深刻,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良好的生态环境。这件贴塑蛇纹罐不仅是仰韶文化的瑰宝,更是古人智慧和艺术的结晶。

专家说蛇:“蛇没有四肢却能迅速游动、攀高、穿缝、入洞,灵巧无比,给人一种神秘感。人们逐渐由恐惧、敬畏而发展为将蛇作为图腾加以崇拜。”杨曙明说,从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红陶贴塑蛇纹罐等文物来看,蛇被古代先民视为崇拜的对象,有些还可能作为部落图腾。

2、化龙之蛇

陶堆塑龙纹透底器

夏代 1992年二里头遗址出土

河南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

△陶堆塑龙纹透底器 华商报记者马虎振/摄



栏目分类
相关资讯